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伍雪梅 梁家旗 四川成都摄影报道
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
不管从哪个角度看,这个夏天,属于女孩刘峡君的讲述都符合“完美”这个词。
作为田径运动员,她今年状态极好。从4月全国田径大奖赛首站比赛,到5月初的体育单招考试,她连破个人最佳成绩,稳定跑进11秒70,顺利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,拿下两所顶尖大学的破格录取资格。
作为学生,在今年高考中,她取得历史类总分462分。按照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员关于文化课成绩的要求(过本科线65%),她以超出录取分150多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。
热血竞技、青春梦想,加上甜美的笑容,刘峡君的故事瞬间点燃整个社交网络。大家说她是“田径甜妹”,涌进她的社交平台、搜索她的比赛视频,而她复读的选择也被赋予倔强和坚持的解读。
其实,沸腾的赞美只要放下手机就会消失。这个夏天,刘峡君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呆在成都犀浦田径基地,按时训练。8月3日,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决赛中,她以11秒65的成绩获得第五名。
当然,她也期待着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。“好好学习,发展个兴趣爱好。”说到这些,她眼睛亮晶晶的。
这位在田径场上起跑就冲刺的女孩相信,人生不是赛场,欲速则不达。
刘峡君在训练中。高考后她就回到了田径场。
11秒70的“魔咒”
如果将时间拨回到去年这个时候,摆在刘峡君面前的选择是,要不要复读一年?
在2024年的体育单招考试中,尽管她以11秒74的成绩拿下女子100米的单招状元,但因为没能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,没拿到清北两所大学的破格录取资格。接下来的高考,又因为差本科线4分,彻底错过目标大学。
另一方面,她凭着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,得到了复旦大学的破格录取。
“家里人都不想我复读。复旦本来就是很好很好的大学,加上去年高考前我因为压力太大哭了几次,妈妈就很心疼,不想我再辛苦一年。”刘峡君理解家人的顾虑,复读,意味着文化成绩要重新考,体育成绩也要再现场跑。
刘峡君在训练中,高考后她就回到了田径场。
在体育成绩上,女子100米项目的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是跑进11秒70 ,但她已经卡在11秒70到11秒80的“瓶颈”里两年了;在文化课上,2025年是四川施行新高考的第一年,这意味着她的学习难度将倍数增加。
“那时候她特别沮丧,也很迷茫,甚至觉得自己选择这条路是不是错的。”作为教练,叶虎是刘峡君一路成长的见证者。彼时,他是支持刘峡君复读的人,“我跟她说,你不是水平有这么差,也不是水平差很远,在我看来你就是运气不好。差0.04秒能差多远,还不够眨下眼睛,差4分算多少,一道选择题而已。”
其实,叶虎心里清楚,不管是0.04秒,还是4分,都是一个打碎重造的过程。
刘峡君的教练叶虎
百米短跑向来被誉为田径场上的“王中之王”,10秒49的女子100米世界纪录已经沉睡了37年。在这个不断挑战人类身体极限的项目中,需要很多个极小变量的累加,才可能带来0.01秒的进步。
有媒体形容刘峡君是以“天才”之姿横空出世。她在小学六年级时以12秒89打破四川省资阳市田径赛纪录,成为首位破13秒的本土女子百米选手。师从叶虎后,她练习不到5个月,13岁就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,随后蝉联四川省内女子百米冠军。
按照教练叶虎的理想规划,刘峡君应该在初三或者高一就跑进11秒70 ,达到国家级体育健将的标准。
可现实是,11秒70的“魔咒”一直在。特别是2024年,刘峡君跑了七八场比赛,不管是顺风顶风状态好坏,全卡在11秒70和11秒80之间,在单招考试时,她即使跑出11秒74的最好成绩,但还是差0.04秒。
这意味着,选择重来一次,不是简单将走过的路再走一遍,而是将自己打碎重铸,除了艰难和重压,或许还有结果的不尽如人意。
极限一寸
当然,站在故事的现在,所有人都知道刘峡君彼时作出的选择,也知道这个选择迎来的圆满。但只有蹚过这场淬炼后的她自己,才能回答,为什么要拼尽全力去突破每一个0.01秒。
“我觉得突破的意义不仅是结果本身,更是这个结果给你的正向反馈,让你有力量继续坚持下去。”刘峡君觉得,这才是田径项目一直吸引着她的真正魅力,“田径教给我的东西比我想象中多。”
例如这一次,她决定重来一次后,叶虎就告诉她,接下来这一年师徒两人都将面对巨大压力,“我们必须突破11秒70的水平线,突破很多想不到的改变。”
刘峡君在训练中,高考后她就回到了田径场。
刘峡君的冬训从2024年的11月持续到今年4月。针对她后程能力不够稳定,掉速较明显的问题,叶虎加强速耐训练,计划了大量节奏控制和速度耐力的专项课。第一个月,她开始跟着400米项目练,跑量每天增加两倍。
“速耐就是既要用全力去跑,还要跑很长,这对于每个运动员来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。”即使这样,刘峡君还是踏踏实实地将每天的训练量全部完成,“累,特别是一趟跑完,马上开始第二趟,腿上乳酸堆积,动都不想动的时候,真的很难受。”
考验的还有自律能力。因为训练在成都,刘峡君的学校在宜宾。于是,老师会将试卷资料寄给她,她先单独完成。按她制定的时间表,每天早上7点起床开始学习,短暂午休后再学习。下午3点训练,练到晚上,完成伤病治疗后,再继续学习。
刘峡君和老师在一起。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这样的学习状态,她持续了两年。叶虎说,值班教练每次查房时,都会看见刘峡君还在做作业学习。
“其实开始时我有点坚持不下来。”刘峡君形容那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。身边人在聊天、玩手机、睡觉,但她始终在一个人写作业学习,“也没办法去交流缓解这种压力。但后来我激励自己,告诉自己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以后铺垫,就像练体育一样,每一堂训练课都是为以后比赛得到一个好成绩铺垫。”
终于,熬过冬训,漫长的坚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迎来盛开。
在今年4月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首站比赛中,刘峡君在女子100米项目中连破个人最佳成绩,取得预赛11秒61、半决赛11秒55的成绩。
这个瞬间,刘峡君几乎喜极而泣。
打破魔咒后她的成绩越发稳定,在一个月后的“一带一路”邀请赛,刘峡君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分别跑出11秒63和11秒58。曾经总“差一口气”的健将标准,如今已变成她稳定跨越的门槛。
终于,来到今年的体育单招考试。要同时满足现场跑进11秒70、拿到全场第一名的要求。发枪前一秒钟,刘峡君还闭着眼睛感受风向,随着枪响,女孩冲刺,最终,她稳定发挥跑出11秒57,达到国家级体育健将标准,拿下梦想的破格名额。
刘峡君拿到了梦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。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最好的成长
其实在单招考试前,刘峡君很平静地做好了没跑进11秒70的可能,那就要更努力复习,高考的文化成绩超过本科线越多越好。
所以,一场淬炼之后,她已经能坦然面对每场比赛,不再轻易为一次成绩自我膨胀或者否定。
“现在想想,最初的自己是有点急功近利的。”刘峡君觉得,开局的顺遂让她一度认为自己应该一直赢,应该按理想状态每天进步。而过度自信背后是妄自菲薄,如果某一次没有达到目标,那就是自己不行,没有天赋,废掉了,“但现在懂了,太过执着于一个结果,会将自己困住,更无法感受到被热爱所滋养的进步。”
另一方面,被关注和评价几乎伴随着很多运动员的职业生涯。刘峡君记得自己15岁时比赛失利后,第一次面对网络恶评,她还会哭着问妈妈,为什么有不认识的人不喜欢她。彼时,母亲告诉她,不喜欢你很正常,你不可能喜欢每道菜,但你有时说不出不喜欢一道菜的理由。
道理明白,但接受是一个缓慢过程。
直到2023年的亚青赛上,刘峡君拿到100米银牌。她发现,虽然是第二名,但依然有很多鼓励的声音。这让她意识到,无论是怎样的环境,是否拿到冠军,总有不同声音,“明白这一点后,我就不会把所有事怪在自己身上,不会觉得自己不行。”
刘峡君和老师、同学在一起。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叶虎也感受到了徒弟的变化。
“她心理上有很大突破。”叶虎记得,在去年,刘峡君还会有心情不好时,崩溃哭泣的小脾气,但现在从训练到生活再到比赛各个方面,都比以前要成熟多了。
刘峡君一直给自己的定位是学生运动员,这是她对于成长的两种认知。在为比赛成绩感到沮丧时,她就更努力学习文化课,转移注意力。相应的,她也会向体育生学习坚韧的品质,向文化生学习更开阔的视野。
两种奋斗的青春姿态,是她觉得自己能幸运拥有的两种成长,“我热爱田径,但我同样不会放弃别的体验。”
8月3日晚,在浙江衢州举行的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决赛中,刘峡君跑出了11秒65的成绩。叶虎很高兴,“在半决赛感冒的情况下,她能顽强拼搏进入决赛获得第五,如果说2023年的锦标赛是靠运气进入决赛,今年完全是靠实力。”他计划着在年底的全运会上,刘峡君能突破11秒50的关卡,“总之就是先稳定现在的水平,再争取下半年小小突破下。”
8月初,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比赛中。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8月3日,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决赛中,刘峡君以11秒65的成绩获得第五名。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8月3日,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决赛中,刘峡君以11秒65的成绩获得第五名。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但对刘峡君而言,即将进入梦想的大学,她想要接触更广阔的世界,培养更多其他领域的爱好,发掘自己更多天赋和兴趣。
偶尔,她也会想到13岁的自己。
那时,教练叶虎找到她们家,提出让她学田径。原本不想女儿太小离家的父母,还是决定尊重她自己的选择。那是她为自己作出的第一个重大人生决定,此后的风风雨雨,她觉得自己在田径里得到了最好的成长。
“我想对13岁的自己说,就按照你自己成长的节奏来,不要羡慕别人,也不要急于求成,做你在这个年纪该做的事。”顿了顿,她补充道,“时间和经历,会教会你很多东西。”
(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富灯网-富灯网官网-股票在线配资门户网-最大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